<

小小身份证制作背后的“大学问”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8-02-14

  何炼在身份证制作设备前。重庆市公安局供图

  春节临近,随着市民出游或回家过年,身份证使用频繁,丢失补办的也在增多。近日,记者在重庆市居民身份证制作中心证件生产车间,见到一片繁忙景象。

  制作一张身份证需要大小十余道工序。该中心高级技工何炼,凭借首创的高压散膜装置技术,让重庆市居民身份证制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身份证制证需求陡增3倍

  2017年,重庆市全面实现异地身份证办理,日均制证量从8000张陡增至23000张。

  身份证制证需求陡增3倍,让身份证制作中心压力倍增。为保证群众及时领到身份证,该中心采取设备不停机、人员三班倒的措施,24小时不休息全力应对。

  可是,由于制证量远远超过生产设备的额定值,制证关键的电写入设备经常因出现故障而停机。

  作为高级技工的何炼,承担着设备检修维护工作。他心里清楚,要是设备总发生故障,必将影响制证速度,不但无法缩短制证时间,甚至连原本的工作效率都难以保证。

  一个行业难题拉低制证速度

  何炼检修发现,故障原因大多来自居民身份证卡体表面覆盖的那层0.01毫米的静电保护膜,在电写入过程中脱落形成膜絮。在生产设备额定值范围内,膜絮一般不会对生产形成影响,但超负荷生产就会形成大量膜絮堆积,导致设备停机。

  “打个比方,就像手机贴膜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出现水泡和吹进纤维,一张手机膜就会因此报废,身份证制作更是如此。”既要保证效率,又要保证制作精细,这个难题必须解决。

  在没想到好的解决办法前,制证车间工人只能采用笨办法:用一尺长的金属镊子来清理粘在感应头上的膜絮纤维。

  但是工人手动清理时,需要关停设备,而且设备的6个感应头有2个隐藏在机器内部,絮膜纤维卡在感应头里,清理起来相当困难。而且,手动清理不但容易损伤感应头,工人还经常出现手被设备卡住受伤的情况。清理过程从关机、排絮到重启,耗时长,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何炼进一步研究发现,膜絮会堵住感应头,是因为气泵压缩机在高负荷长期运转后,产生的水分不能及时排出,一旦水分粘上膜絮就会导致电写入机的感应头堵塞。

  陪父亲看牙医时茅塞顿开

  何炼联系厂家得知,该问题没有解决办法,而感应头一旦损坏只能报废,重新购买不仅花费高昂,且从申请购买到安装使用的周期也很漫长。

  为了寻找解决方案,何炼查阅大量技术资料,充分了解电写入设备原理和构造。

  “整天脑子里想的都是这个事。”何炼说,他曾尝试过多种方法,均以失败告终。

  机遇总会眷顾有准备的人。何炼研究的突破来自于一次与工作毫不相干的就医经历。

  “有次我陪父亲去医院看牙病,当看到牙科医生用医用气囊为父亲清洁牙床保持干燥时,我脑海中闪过一个想法,再也挥之不去。”茅塞顿开的何炼,当即夺下医生手里的气囊仔细端详,然后赶回制证车间开始了他的研究。

  通过3个月反复试验,经历了数不清的失败,何炼最终探索出将油水分离器(类似用医用气囊清洁口腔保持干燥的原理)接入电写入设备,作为高压散膜清障装置,圆满解决了这一行业难题。

  自此,电写入设备运行稳定,确保了生产效率,以前一天的制证量现在只要半天便可完成,再加上受理等环节的工作效率改善,市内远郊区县群众办证时限和外省在渝居住群众跨省异地办证时限分别由以前的40个工作日和60个工作日,缩短到如今的20个工作日。

  此项技术具有成本低、易操作、投用快、效果好的特点,重庆市身份证制作中心应用该技术后,证件的生产质量和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累计节约设备经费百万余元。该技术也得到公安部认可,在全国多地推广开来。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新闻 |  问政 |  资讯 |  百事通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欢迎订阅重庆手机报 中国移动用户短信cqsjb10658000。重庆3G门户 手机登录 cq.3g.cn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小小身份证制作背后的“大学问”

2018-02-14 10:45 来源: 0 条评论

  何炼在身份证制作设备前。重庆市公安局供图

  春节临近,随着市民出游或回家过年,身份证使用频繁,丢失补办的也在增多。近日,记者在重庆市居民身份证制作中心证件生产车间,见到一片繁忙景象。

  制作一张身份证需要大小十余道工序。该中心高级技工何炼,凭借首创的高压散膜装置技术,让重庆市居民身份证制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身份证制证需求陡增3倍

  2017年,重庆市全面实现异地身份证办理,日均制证量从8000张陡增至23000张。

  身份证制证需求陡增3倍,让身份证制作中心压力倍增。为保证群众及时领到身份证,该中心采取设备不停机、人员三班倒的措施,24小时不休息全力应对。

  可是,由于制证量远远超过生产设备的额定值,制证关键的电写入设备经常因出现故障而停机。

  作为高级技工的何炼,承担着设备检修维护工作。他心里清楚,要是设备总发生故障,必将影响制证速度,不但无法缩短制证时间,甚至连原本的工作效率都难以保证。

  一个行业难题拉低制证速度

  何炼检修发现,故障原因大多来自居民身份证卡体表面覆盖的那层0.01毫米的静电保护膜,在电写入过程中脱落形成膜絮。在生产设备额定值范围内,膜絮一般不会对生产形成影响,但超负荷生产就会形成大量膜絮堆积,导致设备停机。

  “打个比方,就像手机贴膜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出现水泡和吹进纤维,一张手机膜就会因此报废,身份证制作更是如此。”既要保证效率,又要保证制作精细,这个难题必须解决。

  在没想到好的解决办法前,制证车间工人只能采用笨办法:用一尺长的金属镊子来清理粘在感应头上的膜絮纤维。

  但是工人手动清理时,需要关停设备,而且设备的6个感应头有2个隐藏在机器内部,絮膜纤维卡在感应头里,清理起来相当困难。而且,手动清理不但容易损伤感应头,工人还经常出现手被设备卡住受伤的情况。清理过程从关机、排絮到重启,耗时长,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何炼进一步研究发现,膜絮会堵住感应头,是因为气泵压缩机在高负荷长期运转后,产生的水分不能及时排出,一旦水分粘上膜絮就会导致电写入机的感应头堵塞。

  陪父亲看牙医时茅塞顿开

  何炼联系厂家得知,该问题没有解决办法,而感应头一旦损坏只能报废,重新购买不仅花费高昂,且从申请购买到安装使用的周期也很漫长。

  为了寻找解决方案,何炼查阅大量技术资料,充分了解电写入设备原理和构造。

  “整天脑子里想的都是这个事。”何炼说,他曾尝试过多种方法,均以失败告终。

  机遇总会眷顾有准备的人。何炼研究的突破来自于一次与工作毫不相干的就医经历。

  “有次我陪父亲去医院看牙病,当看到牙科医生用医用气囊为父亲清洁牙床保持干燥时,我脑海中闪过一个想法,再也挥之不去。”茅塞顿开的何炼,当即夺下医生手里的气囊仔细端详,然后赶回制证车间开始了他的研究。

  通过3个月反复试验,经历了数不清的失败,何炼最终探索出将油水分离器(类似用医用气囊清洁口腔保持干燥的原理)接入电写入设备,作为高压散膜清障装置,圆满解决了这一行业难题。

  自此,电写入设备运行稳定,确保了生产效率,以前一天的制证量现在只要半天便可完成,再加上受理等环节的工作效率改善,市内远郊区县群众办证时限和外省在渝居住群众跨省异地办证时限分别由以前的40个工作日和60个工作日,缩短到如今的20个工作日。

  此项技术具有成本低、易操作、投用快、效果好的特点,重庆市身份证制作中心应用该技术后,证件的生产质量和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累计节约设备经费百万余元。该技术也得到公安部认可,在全国多地推广开来。

感谢您阅读: 小小身份证制作背后的“大学问”
虚假新闻投诉致电63080077 更多举报途径>>>
[责任编辑: 石月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