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里的这些 切莫误食

食品包装里的这些 切莫误食

来源:北方网2022-10-19

近日,“孕妇误食零食袋中的脱氧剂”事件登上热搜,不少消费者发出疑问:“误食脱氧剂会有什么后果?”为此,市消协、中消协日前发布消费提示。

消协人士表示,脱氧剂通常有铁系脱氧剂、亚硫酸盐脱氧剂和抗坏血酸脱氧剂等。其中,铁系脱氧剂的应用范围最广,其成分主要是铁粉以及一些氯化钙、盐、活性炭等辅助成分,这些成分对人体都是相对比较安全的。亚硫酸盐脱氧剂通常用于葡萄酒中,缓慢释放出二氧化硫,对防止葡萄酒氧化有重要作用,国家标准规定葡萄酒中的游离二氧化硫不高于50毫克/升。开酒后可通过“醒酒”来排除酒体中二氧化硫。抗坏血酸脱氧剂是脱氧剂中安全性较高的一种,俗称维生素C,易在氧气的存在下发生氧化反应,从而除去环境中的氧气,该脱氧剂常用来除去液态食品中的氧。总体来说,食品中少量的脱氧剂不会产生毒副作用,但脱氧剂非食品,应避免食用。

干燥剂有硅胶干燥剂、生石灰干燥剂、氯化钙干燥剂等。硅胶干燥剂呈透明圆珠颗粒,不溶于水和其他溶剂,化学性质稳定,在胃肠道不能被吸收,若不小心误食,会通过排便排出体外,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氯化钙干燥剂本质是一种盐类,误食基本对人体无害,可通过喝水或者牛奶进行稀释。需要注意的是生石灰干燥剂,其成分为氧化钙,遇水后会变为氢氧化钙,并释放热量,若不小心食入,容易刺激黏膜,造成食管损伤和胃溃疡,尤其要避免儿童接触此类干燥剂。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食品包装里的这些 切莫误食

2022-10-19 06:19:55 来源:

近日,“孕妇误食零食袋中的脱氧剂”事件登上热搜,不少消费者发出疑问:“误食脱氧剂会有什么后果?”为此,市消协、中消协日前发布消费提示。

消协人士表示,脱氧剂通常有铁系脱氧剂、亚硫酸盐脱氧剂和抗坏血酸脱氧剂等。其中,铁系脱氧剂的应用范围最广,其成分主要是铁粉以及一些氯化钙、盐、活性炭等辅助成分,这些成分对人体都是相对比较安全的。亚硫酸盐脱氧剂通常用于葡萄酒中,缓慢释放出二氧化硫,对防止葡萄酒氧化有重要作用,国家标准规定葡萄酒中的游离二氧化硫不高于50毫克/升。开酒后可通过“醒酒”来排除酒体中二氧化硫。抗坏血酸脱氧剂是脱氧剂中安全性较高的一种,俗称维生素C,易在氧气的存在下发生氧化反应,从而除去环境中的氧气,该脱氧剂常用来除去液态食品中的氧。总体来说,食品中少量的脱氧剂不会产生毒副作用,但脱氧剂非食品,应避免食用。

干燥剂有硅胶干燥剂、生石灰干燥剂、氯化钙干燥剂等。硅胶干燥剂呈透明圆珠颗粒,不溶于水和其他溶剂,化学性质稳定,在胃肠道不能被吸收,若不小心误食,会通过排便排出体外,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氯化钙干燥剂本质是一种盐类,误食基本对人体无害,可通过喝水或者牛奶进行稀释。需要注意的是生石灰干燥剂,其成分为氧化钙,遇水后会变为氢氧化钙,并释放热量,若不小心食入,容易刺激黏膜,造成食管损伤和胃溃疡,尤其要避免儿童接触此类干燥剂。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余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