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在三峡地区发现一种植物新物种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和重庆自然博物馆、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日联合发表并命名了一种植物新物种——三峡白前。记者16日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了解到,描述和命名三峡白前的论文已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植物类群》上。

科研人员在三峡地区发现一种植物新物种

来源:新华社2022-09-20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和重庆自然博物馆、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日联合发表并命名了一种植物新物种——三峡白前。记者16日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了解到,描述和命名三峡白前的论文已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植物类群》上。

三峡白前为夹竹桃科白前属植物。根据最新的白前属定义,我国共有白前属植物约90种。在对重庆三峡地区进行野外植物考察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发现一种白前属植物疑似为新物种。通过查阅文献、野外样品采集、对相关标本进行比较研究,最终确认其为新物种。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联合重庆自然博物馆、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发表了这一新物种。据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专家介绍,三峡白前早在1964年即由四川大学川东植物调查队学者周洪富、粟和毅在三峡地区采到了标本,现存于四川大学植物标本馆与华南植物园标本馆,不过被误鉴定为膜叶娃儿藤或建水娃儿藤。2019年至2022年,重庆自然博物馆陈锋与重庆巫山县林业局周厚林等科研人员先后在重庆奉节县、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这一物种,目前三峡白前已知有5个分布点。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科研人员在三峡地区发现一种植物新物种

2022-09-20 05:24:38 来源: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和重庆自然博物馆、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日联合发表并命名了一种植物新物种——三峡白前。记者16日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了解到,描述和命名三峡白前的论文已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植物类群》上。

三峡白前为夹竹桃科白前属植物。根据最新的白前属定义,我国共有白前属植物约90种。在对重庆三峡地区进行野外植物考察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发现一种白前属植物疑似为新物种。通过查阅文献、野外样品采集、对相关标本进行比较研究,最终确认其为新物种。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联合重庆自然博物馆、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发表了这一新物种。据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专家介绍,三峡白前早在1964年即由四川大学川东植物调查队学者周洪富、粟和毅在三峡地区采到了标本,现存于四川大学植物标本馆与华南植物园标本馆,不过被误鉴定为膜叶娃儿藤或建水娃儿藤。2019年至2022年,重庆自然博物馆陈锋与重庆巫山县林业局周厚林等科研人员先后在重庆奉节县、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这一物种,目前三峡白前已知有5个分布点。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余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