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餐食品:减肥神器还是伤身陷阱?
没空做饭,来一瓶代餐奶昔;体重增了,让代餐粉“接管”一日三餐……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我国代餐市场规模达到920亿元,2022年预计将增至1300亿元。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9月,我国轻食代餐相关企业新增量超过4300家,较2020年同期增长100%;从淘宝的数据来看,80%以上的代餐粉购买者为女性,18岁~30岁的购买者占70%以上。但在市场火爆的同时,代餐食品行业存在着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过度营销、虚假宣传等问题。省政协常委、民建广东省委会专职副主委欧壮喆在今年省两会上提交《关于加强监管,进一步规范代餐食品市场的提案》,指出这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甚至身体健康的现象,应引起政府监管部门的重视。日前,广东省卫建委答复表示,在接下来的企标备案中,将对标准名称含“代餐”的企业标准进行100%抽查。

代餐食品:减肥神器还是伤身陷阱?

来源:金羊网2022-08-14

没空做饭,来一瓶代餐奶昔;体重增了,让代餐粉“接管”一日三餐……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我国代餐市场规模达到920亿元,2022年预计将增至1300亿元。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9月,我国轻食代餐相关企业新增量超过4300家,较2020年同期增长100%;从淘宝的数据来看,80%以上的代餐粉购买者为女性,18岁-30岁的购买者占70%以上。但在市场火爆的同时,代餐食品行业存在着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过度营销、虚假宣传等问题。省政协常委、民建广东省委会专职副主委欧壮喆在今年省两会上提交《关于加强监管,进一步规范代餐食品市场的提案》,指出这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甚至身体健康的现象,应引起政府监管部门的重视。日前,广东省卫健委答复表示,在接下来的企标备案中,将对标准名称含“代餐”的企业标准进行100%抽查。

“合格的代餐食品,配方要能做到能量低但合理、营养全面均衡,可目前市面上的很多产品都达不到此要求。有的甚至只是普通的杂粮粉,长期代替正餐食用会损害身体健康。”欧壮喆表示,我国目前只有中国营养学会2019年发布的《代餐食品》团体标准。国内现行食品相关法律法规中还没有代餐食品这一产品类别,也没有强制的产品质量标准,大多数产品根据其产品属性归于固体饮料、糕点、方便食品等,门槛低,除了能量较低外,大部分产品达不到其宣称的营养均衡、有效代替正餐的作用,给消费者造成误导。

不仅如此,一些企业在宣传代餐食品时,除了标注出消费者所期望的“0糖0卡0脂”外,还会主动引导消费者将代餐食品与减肥减脂画上等号,宣传“不用运动、不用挨饿,只要每天吃代餐食品就能轻松瘦下来。”欧壮喆认为,这种销售宣传同样存在欺骗误导。

欧壮喆还指出,部分不法分子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迎合消费者期望快速瘦身减肥的心理,不惜在代餐食品中加入西布曲明、匹克硫酸钠等化学减肥药、泻药成分,且随意添加用量,某些产品药物含量很高,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广东、福建、上海等省市公安、市场监管部门就曾查获一批涉及全国多个省份的食品中非法添加匹克硫酸钠案件,涉及上百种宣称具有减肥功效的固体饮料、糖果、饼干等食品。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代餐食品:减肥神器还是伤身陷阱?

2022-08-14 05:21:05 来源:

没空做饭,来一瓶代餐奶昔;体重增了,让代餐粉“接管”一日三餐……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我国代餐市场规模达到920亿元,2022年预计将增至1300亿元。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9月,我国轻食代餐相关企业新增量超过4300家,较2020年同期增长100%;从淘宝的数据来看,80%以上的代餐粉购买者为女性,18岁-30岁的购买者占70%以上。但在市场火爆的同时,代餐食品行业存在着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过度营销、虚假宣传等问题。省政协常委、民建广东省委会专职副主委欧壮喆在今年省两会上提交《关于加强监管,进一步规范代餐食品市场的提案》,指出这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甚至身体健康的现象,应引起政府监管部门的重视。日前,广东省卫健委答复表示,在接下来的企标备案中,将对标准名称含“代餐”的企业标准进行100%抽查。

“合格的代餐食品,配方要能做到能量低但合理、营养全面均衡,可目前市面上的很多产品都达不到此要求。有的甚至只是普通的杂粮粉,长期代替正餐食用会损害身体健康。”欧壮喆表示,我国目前只有中国营养学会2019年发布的《代餐食品》团体标准。国内现行食品相关法律法规中还没有代餐食品这一产品类别,也没有强制的产品质量标准,大多数产品根据其产品属性归于固体饮料、糕点、方便食品等,门槛低,除了能量较低外,大部分产品达不到其宣称的营养均衡、有效代替正餐的作用,给消费者造成误导。

不仅如此,一些企业在宣传代餐食品时,除了标注出消费者所期望的“0糖0卡0脂”外,还会主动引导消费者将代餐食品与减肥减脂画上等号,宣传“不用运动、不用挨饿,只要每天吃代餐食品就能轻松瘦下来。”欧壮喆认为,这种销售宣传同样存在欺骗误导。

欧壮喆还指出,部分不法分子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迎合消费者期望快速瘦身减肥的心理,不惜在代餐食品中加入西布曲明、匹克硫酸钠等化学减肥药、泻药成分,且随意添加用量,某些产品药物含量很高,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广东、福建、上海等省市公安、市场监管部门就曾查获一批涉及全国多个省份的食品中非法添加匹克硫酸钠案件,涉及上百种宣称具有减肥功效的固体饮料、糖果、饼干等食品。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余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