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运动暴汗后 该如何科学补液
夏日运动有利身心,但要学会科学补液,让身体及时得到“补给”。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广州市创伤烧伤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吴钦水提醒,并非只有运动出汗后才需要进行补液,运动的前、中、后都有不同的补液方案。补液的原则,应是少量多次,不可一次性大量补水补液。

夏日运动暴汗后 该如何科学补液

来源:金羊网2022-07-28

夏日运动有利身心,但要学会科学补液,让身体及时得到“补给”。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广州市创伤烧伤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吴钦水提醒,并非只有运动出汗后才需要进行补液,运动的前、中、后都有不同的补液方案。补液的原则,应是少量多次,不可一次性大量补水补液。

运动前中后,

不同补液方案

运动前——

运动前的补水,是为了保证身体的水合状态,此时纯净水、矿泉水等低渗饮料便可迅速补充水分。建议在运动前30-120分钟就进行一次补液,高温环境可额外增加补水量。

运动中——

运动中通常应每隔15-20分钟补液一次,每次补液量为120~240 ml,每小时补液总量建议不超过1000ml。随着出汗量增加,需在补水的同时补充电解质和糖分的摄入。

一般来说,运动时间在1小时以内,每次补液可补充100~200ml纯水;对于超过1小时的运动,应补充一份含0.5-0.7g/L钠、30-60g/L糖的液体;对于超过2.5小时的运动,糖的摄入量可增加至90g/L。如果运动中出现肌肉痉挛,建议钠的补充应增加到1.5g /L。因此,运动中选择水+盐丸或电解质泡腾片,是较容易计算补盐程度的方案;选择运动饮料的话,也可根据成分表来计算补充电解质的程度。

此时的补液类型为等渗饮料,可令钠离子快速得到补充,而水分的吸收速度只比低渗饮料稍慢一点,因此等渗饮料对长时间的负荷训练很重要。

运动后——

运动后的补液量应是运动中丢失体液的100%~150%,使体液快速恢复到平衡状态。如何测算运动的耗水量?最简单的方法是运动后上称,运动后减轻的体重,一般就是脱水的重量。

运动后补液除需保障钠和糖分,还应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的摄入,以利身体更好恢复。

功能性饮料

可提升运动表现?

有些人希望用功效型饮料能提升运动表现,吴钦水表示,一般日常运动,低渗或等渗的水、运动饮料已可满足补液需求,且高渗溶液易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因此不建议随意补充此类饮品。此外,在机体疲劳状态下饮用含牛磺酸等功效型饮料,短期可以补充体力、抗疲劳,但当长时间运动造成体能透支而不自知,其实对身体是得不偿失。

尤其要提醒少年儿童,一般不超过体能极限的常规运动,不建议过多饮用功能性饮料,以免因含糖较高带来儿童肥胖、龋齿等风险。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夏日运动暴汗后 该如何科学补液

2022-07-28 05:43:54 来源:

夏日运动有利身心,但要学会科学补液,让身体及时得到“补给”。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广州市创伤烧伤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吴钦水提醒,并非只有运动出汗后才需要进行补液,运动的前、中、后都有不同的补液方案。补液的原则,应是少量多次,不可一次性大量补水补液。

运动前中后,

不同补液方案

运动前——

运动前的补水,是为了保证身体的水合状态,此时纯净水、矿泉水等低渗饮料便可迅速补充水分。建议在运动前30-120分钟就进行一次补液,高温环境可额外增加补水量。

运动中——

运动中通常应每隔15-20分钟补液一次,每次补液量为120~240 ml,每小时补液总量建议不超过1000ml。随着出汗量增加,需在补水的同时补充电解质和糖分的摄入。

一般来说,运动时间在1小时以内,每次补液可补充100~200ml纯水;对于超过1小时的运动,应补充一份含0.5-0.7g/L钠、30-60g/L糖的液体;对于超过2.5小时的运动,糖的摄入量可增加至90g/L。如果运动中出现肌肉痉挛,建议钠的补充应增加到1.5g /L。因此,运动中选择水+盐丸或电解质泡腾片,是较容易计算补盐程度的方案;选择运动饮料的话,也可根据成分表来计算补充电解质的程度。

此时的补液类型为等渗饮料,可令钠离子快速得到补充,而水分的吸收速度只比低渗饮料稍慢一点,因此等渗饮料对长时间的负荷训练很重要。

运动后——

运动后的补液量应是运动中丢失体液的100%~150%,使体液快速恢复到平衡状态。如何测算运动的耗水量?最简单的方法是运动后上称,运动后减轻的体重,一般就是脱水的重量。

运动后补液除需保障钠和糖分,还应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的摄入,以利身体更好恢复。

功能性饮料

可提升运动表现?

有些人希望用功效型饮料能提升运动表现,吴钦水表示,一般日常运动,低渗或等渗的水、运动饮料已可满足补液需求,且高渗溶液易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因此不建议随意补充此类饮品。此外,在机体疲劳状态下饮用含牛磺酸等功效型饮料,短期可以补充体力、抗疲劳,但当长时间运动造成体能透支而不自知,其实对身体是得不偿失。

尤其要提醒少年儿童,一般不超过体能极限的常规运动,不建议过多饮用功能性饮料,以免因含糖较高带来儿童肥胖、龋齿等风险。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余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