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次栉比!有颌脊椎动物祖先的鳞片长这样

鳞次栉比!有颌脊椎动物祖先的鳞片长这样

来源:光明网2022-06-18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团队,使用高精度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技术,对西屯副云南鱼正模标本保存的鳞列进行了重建,获得迄今最完整的胴甲鱼高清鳞列及鳞片三维形态。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eLife。

鱼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体表覆盖的鳞片,而鳞片和鳞列形态是对化石鱼类进行分类,推测身体结构、生活方式和彼此亲缘关系的重要证据。

胴甲鱼类是最早为科学界所知的古生物类群之一。上世纪下半叶开始,我国发现的云南鱼类等原始胴甲鱼类掀起了研究新热潮,但直到90年代我国才发现了保存完整的云南鱼类标本——西屯副云南鱼。因其原始和完整,这条约4.1亿年前的西屯副云南鱼成为揭示早期有颌脊椎动物性状演化序列的关键一环。

西屯副云南鱼化石扫描结果展示了最原始有颌脊椎动物的完整鳞列。它的背鳍和尾鳍都被厚重的膜质鳞片完全覆盖,鳞片形态具有相当大的分异度,以及复杂的区域分化。同一个体的鳞片在轮廓、膜质骨表面纹饰、冠部比例、覆压方式、大小等形态特征上展现出极大的多样性。

西屯副云南鱼不仅成为了解有颌脊椎动物祖先鳞列格局最重要的“窗口”,而且其完整鳞列为鳞片微体化石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鳞次栉比!有颌脊椎动物祖先的鳞片长这样

2022-06-18 05:38:25 来源: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团队,使用高精度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技术,对西屯副云南鱼正模标本保存的鳞列进行了重建,获得迄今最完整的胴甲鱼高清鳞列及鳞片三维形态。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eLife。

鱼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体表覆盖的鳞片,而鳞片和鳞列形态是对化石鱼类进行分类,推测身体结构、生活方式和彼此亲缘关系的重要证据。

胴甲鱼类是最早为科学界所知的古生物类群之一。上世纪下半叶开始,我国发现的云南鱼类等原始胴甲鱼类掀起了研究新热潮,但直到90年代我国才发现了保存完整的云南鱼类标本——西屯副云南鱼。因其原始和完整,这条约4.1亿年前的西屯副云南鱼成为揭示早期有颌脊椎动物性状演化序列的关键一环。

西屯副云南鱼化石扫描结果展示了最原始有颌脊椎动物的完整鳞列。它的背鳍和尾鳍都被厚重的膜质鳞片完全覆盖,鳞片形态具有相当大的分异度,以及复杂的区域分化。同一个体的鳞片在轮廓、膜质骨表面纹饰、冠部比例、覆压方式、大小等形态特征上展现出极大的多样性。

西屯副云南鱼不仅成为了解有颌脊椎动物祖先鳞列格局最重要的“窗口”,而且其完整鳞列为鳞片微体化石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余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