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排名第二!巴南已入库市级科技型企业3827家
3月21日,记者从巴南区科技局获悉,近年来,巴南区积极引进科技创新资源,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重庆有影响力的南部科技创新高地。
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入库市级科技型企业3827家,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效均获得了显著提升,为“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走进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内的重庆先进光电显示技术研究院,整洁的工作室内,随处可见高端的机械设备,研发人员正在实验室内忙碌着。

重庆先进光电显示技术研究院自2017年成立以来,目前已落地了“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重点实验室”和“重庆市新型研发机构”,并组建了80多人的研究团队,其中博士、硕士生占比近7成。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重点实验室”和“重庆市新型研发机构”组建的背后,有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等院校、企业丰富的创新资源支撑。
如今,重庆先进光电显示技术研究院已累计获得2项美国专利授权,3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9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实施成果转化3项,累计实现转化收入15.5亿元。
同重庆先进光电显示技术研究院一样,积极发挥创新主体作用,释放独有创新动能的,还有位于重庆国际生物城的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

该研究院自2021年6月启动建设以来,如今已有来自北京、上海、苏州、成都等多个地区的顶尖医疗创新团队,这些医疗团队将目光聚焦在国际生物科技前沿,一大批医疗成果已开始转化。
目前,该研究院已经完成1.2亿元的设备购置,启动部署15项原创基础研究,并在多个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原创性论文13篇,申请专利5项。同时,还与全国11家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孵化生物高技术公司3家,并成功落地重庆国际生物城。此外,该研究院还启动了21项转化研究,自动化细胞培养系统已完成产业化准备,进入批产阶段。
其实,重庆先进光电显示技术研究院、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只是巴南区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汇聚创新资源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的生力军。截至目前,巴南全区已累计入库市级科技型企业3827家,总量排名全市第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3家,同比增长37%;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预计超过20%。
未来,巴南区将大力实施企业研发投入、研发机构、新产品开发和制造业创新中心“四个倍增”计划,聚焦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大数据智能化等重点发展领域,增强产业发展技术支撑,狠抓高端平台建设,构建良好创新生态。同时,以科技创新为上,脚踏实地深入推进全区科技创新,力争使巴南区成为全市科技创新、经济产业的主阵地之一,助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巴南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袁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