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科技布最"懂"你的衣服来了
皮肤是人体表面直接与外界环境相接触的组织,具备防护、调节体温、新陈代谢等功能,但生活中却时常受损。而人类制造出衣物,在人体皮肤与环境之间构筑起一道屏障,可保障人体健康、舒适。从麻、棉、毛、丝等天然纤维到人造纤维,人们已经能熟练地加工出各种不同组织结构的面料,为“穿衣”这件家常事赋予了更多科技范儿。

编织“科技布最"懂"你的衣服来了

来源:光明网2022-02-05

皮肤是人体表面直接与外界环境相接触的组织,具备防护、调节体温、新陈代谢等功能,但生活中却时常受损。而人类制造出衣物,在人体皮肤与环境之间构筑起一道屏障,可保障人体健康、舒适。从麻、棉、毛、丝等天然纤维到人造纤维,人们已经能熟练地加工出各种不同组织结构的面料,为“穿衣”这件家常事赋予了更多科技范儿。

体表温度、湿度变化都会对人体舒适性产生一定影响,如何最大限度提高服装对人体舒适性的调节功能,成为当前纺织品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

记者近日从武汉纺织大学获悉,该校技术研究院教授王栋团队从高分子链结构设计出发,研发出新型具有热湿调控功能的纤维,生产出成本低、舒适性好、可穿戴的智能聚酯纤维织物。

团队首先通过在聚酯纤维中添加光热转换纳米陶瓷颗粒,制备出高效光热转换发热聚酯纤维,使得纤维材料具有光热蓄能功能,模拟人体着衣环境实验显示,光热转换纤维有较好的保温性能。

此外,这种智能聚酯纤维织物,还能根据人体微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变化,调节其孔隙率。在干燥寒冷环境下,这种织物结构较为紧密,孔隙率较低,可以阻挡人体热量和湿气散失,达到保温保湿目的;当织物处于潮湿闷热环境下,结构会变得疏松,孔隙率增大,从而促进人体的热量和湿气快速透过,达到使体表干爽舒适的目的。

王栋表示,这种根据微气候温湿度的变化自动对织物孔隙进行调节的手段,开创了一种全新人体热湿舒适性解决方案,这项成果能够极大促进纺织品功能升级,有望替代目前市场上能调节人体热量和湿气的纺织品。目前,该成果已建立千吨级生产线,实现中试生产,针织面料通过市场验证并获得好评。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编织“科技布最"懂"你的衣服来了

2022-02-05 05:31:39 来源:

皮肤是人体表面直接与外界环境相接触的组织,具备防护、调节体温、新陈代谢等功能,但生活中却时常受损。而人类制造出衣物,在人体皮肤与环境之间构筑起一道屏障,可保障人体健康、舒适。从麻、棉、毛、丝等天然纤维到人造纤维,人们已经能熟练地加工出各种不同组织结构的面料,为“穿衣”这件家常事赋予了更多科技范儿。

体表温度、湿度变化都会对人体舒适性产生一定影响,如何最大限度提高服装对人体舒适性的调节功能,成为当前纺织品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

记者近日从武汉纺织大学获悉,该校技术研究院教授王栋团队从高分子链结构设计出发,研发出新型具有热湿调控功能的纤维,生产出成本低、舒适性好、可穿戴的智能聚酯纤维织物。

团队首先通过在聚酯纤维中添加光热转换纳米陶瓷颗粒,制备出高效光热转换发热聚酯纤维,使得纤维材料具有光热蓄能功能,模拟人体着衣环境实验显示,光热转换纤维有较好的保温性能。

此外,这种智能聚酯纤维织物,还能根据人体微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变化,调节其孔隙率。在干燥寒冷环境下,这种织物结构较为紧密,孔隙率较低,可以阻挡人体热量和湿气散失,达到保温保湿目的;当织物处于潮湿闷热环境下,结构会变得疏松,孔隙率增大,从而促进人体的热量和湿气快速透过,达到使体表干爽舒适的目的。

王栋表示,这种根据微气候温湿度的变化自动对织物孔隙进行调节的手段,开创了一种全新人体热湿舒适性解决方案,这项成果能够极大促进纺织品功能升级,有望替代目前市场上能调节人体热量和湿气的纺织品。目前,该成果已建立千吨级生产线,实现中试生产,针织面料通过市场验证并获得好评。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余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