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研究发现草鱼起源于3300万年前中国西部

2021-11-04 05:25:00 来源: 光明网 0 条评论

草鱼是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因其肉质鲜美受到不少吃货追捧。那么,你知道草鱼起源于何时何地吗?

11月2日,记者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通过对采自内蒙古、青海、江苏等地的两个似草鱼的绝灭属、种和两个草鱼绝灭种的咽齿化石,以及现代草鱼咽齿化石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草鱼类可能起源于3300万年前的渐新世早期中国西部的一种肉食性鱼类。那时,中国西部气候虽然可能比东部干燥,但仍具有草鱼生长的适宜气候条件。现代草鱼则可能在530万年前的上新世就已形成。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

草鱼在中国被食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其现生种类自然分布在中国东部地区,因其能迅速清除水体中各种草类而被称为“拓荒者”。

草鱼拥有与众不同的梳状咽齿。草鱼咽齿的表面是珐琅质,非常坚硬。老的咽齿在不断取食中会磨损,然后就有新的咽齿生长出来将它替换掉。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苏瑞凤说:“磨损脱落后的咽齿埋在地层中,成为我们研究鲤科鱼类演化非常珍贵的材料。”

“我们对多地发现的两个似草鱼的绝灭属、种和两个草鱼绝灭种的咽齿化石进行研究后推测,草鱼类起源于3300万年前的渐新世早期中国西部的一种肉食性鱼类,那里当时为温带草原环境,与现今草鱼的栖息环境不大相同。”苏瑞凤说。

按照目前发现的似草鱼或者草鱼化石看,从渐新世晚期到中新世期间,草鱼类向东扩散迁徙,遍及中国西部、东部和北部,范围比现生草鱼的分布广得多。530万年前的上新世起,伴随青藏高原隆升的增强,东亚地区向东流入太平洋的大江大河形成,同时亚洲夏季风的增强,草鱼类分布最终局限于太平洋东岸新环境,演变成现生种,形成现在的生活和繁殖习性。

在苏瑞凤看来,对草鱼类咽齿化石的研究从时间和空间上拓宽了对东亚地区特有鲤科鱼类演化的认识和理解,结合草鱼类生活和繁殖习性及相同地点出土的哺乳动物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土地点当时的气候和水域环境特点。

中国东部的大江大河中,黑龙江和黄河水系共有多种鱼类,草鱼也是其中之一。但是这两大河流中间的辽河水系却没有草鱼记录。研究人员认为,很可能辽河曾经是有过草鱼分布的,当时嫩江还是辽河的上游。第四纪时,嫩江与辽河之间的长春市及其附近地区因新构造运动而抬升,古嫩—辽流域的上游被黑龙江的大支流松花江袭夺,从而把包括草鱼在内的许多鱼类带到北部的黑龙江。当辽河与其上游的嫩江分开后,辽河水量及长度就不再适合草鱼生存和繁殖了。

苏瑞凤表示,草鱼类的演化说明,渐新世时,中国西部三盛公附近虽然有点干冷但仍比现今要温暖;中新世时,内蒙古中部的气候也比现今的温暖和湿润;从上新世开始,东亚地区气候和水域生态环境才变得与现代相似。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余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