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有机电池阴极界面修饰材料研究获突破
近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青年教师裴素朋在太阳能有机电池阴极界面修饰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能源快报》。

太阳能有机电池阴极界面修饰材料研究获突破

来源:光明网2021-10-26

近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青年教师裴素朋在太阳能有机电池阴极界面修饰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能源快报》。

研究人员将三聚氰胺掺杂到阴极界面材料PFN-Br中,通过优化掺杂比例使器件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填充因子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基于PM6:Y6的未掺杂器件效率为16.54%,掺杂0.25%三聚氰胺后,器件效率显著提高至17.44%。同时,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普适性,在多个体系中均表现出器件性能的显著提升,PM6:BTP-eC9二元器件效率更达到了18.58%。

专家表示,这项研究为进一步提升有机太阳能电池合适的界面层提供了一种简便方法和材料,具有很好的普适性且效果明显,为后续高效率电池器件的制备提供了新的途径。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太阳能有机电池阴极界面修饰材料研究获突破

2021-10-26 05:25:00 来源: 0 条评论

近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青年教师裴素朋在太阳能有机电池阴极界面修饰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能源快报》。

研究人员将三聚氰胺掺杂到阴极界面材料PFN-Br中,通过优化掺杂比例使器件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填充因子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基于PM6:Y6的未掺杂器件效率为16.54%,掺杂0.25%三聚氰胺后,器件效率显著提高至17.44%。同时,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普适性,在多个体系中均表现出器件性能的显著提升,PM6:BTP-eC9二元器件效率更达到了18.58%。

专家表示,这项研究为进一步提升有机太阳能电池合适的界面层提供了一种简便方法和材料,具有很好的普适性且效果明显,为后续高效率电池器件的制备提供了新的途径。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余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