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合并高血压怎么办 如何进行血压管理?
脑梗塞是一种由于脑动脉闭塞引起一系列脑功能障碍的常见病,表现出肢体障碍、言语障碍、情感障碍等症状。它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治疗费用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脑梗塞是我们常说的脑中风的一种,中风包括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较少,占20%左右,缺血性中风包括脑梗塞和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占80%。

脑梗塞合并高血压怎么办 如何进行血压管理?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8-30

脑梗塞发病的原因是什么?

脑梗塞是一种由于脑动脉闭塞引起一系列脑功能障碍的常见病,表现出肢体障碍、言语障碍、情感障碍等症状。它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治疗费用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脑梗塞是我们常说的脑中风的一种,中风包括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较少,占20%左右,缺血性中风包括脑梗塞和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占80%。

脑梗塞常见的病因主要有两大类——不可控因素导致的病因和可以控制的疾病危险因素。其中,不可控的病因主要指性别、家族史、种族等,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饮酒、肥胖等。此外,有些常见但不是主要的诱发因素,如情绪波动、大气污染、久坐不动等也可以诱发脑梗塞或加重病情。

血压对脑梗塞有什么影响?

高血压也是一种常见病,是引起脑梗塞的常见病因,包括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疾病引发的血压升高,如肾动脉狭窄、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疾病的95%,目前病因不清楚,但是常见于有家族病史、长期情绪不稳定、长期酗酒、长期生活工作压力大等的人群。

长期高血压可以导致大脑、心脏、肾脏等器官大动脉内皮损害,在这个基础上可能会继发血管壁增厚、动脉粥样硬化等。远端栓子脱落会导致脑部动脉阻塞,出现脑梗死,这也是脑卒中被称为“无形的杀手”的原因。

脑梗塞的血压管理需要做些什么?

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除了在医院治疗,更多是在家接受治疗,所以脑梗塞患者及家属需要掌握以下要点:

1、学会正确使用血压计

家庭血压管理推荐电子式血压计,测量时需要注意保持端坐姿势,保证心脏、袖带在同一水平;双侧胳膊都要进行测量,如果相差大于20mmHg需要尽快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每次测量数值不一致没有影响,可以多次测量后取中间值或平均值。

2、做好血压定期监测

在疾病早期,血压测量可以频繁一些,在晨起、服药后两小时、午睡后、睡前甚至夜间醒来时进行血压测量。在血压控制平稳之后,可以几天测量一次或每周固定一天进行测量。在血压监测的同时,可以把脉搏心率同步记录下来,帮助更好地了解身体变化。

如果血压出现波动,除了增加检测频率,还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

3、定期复诊

患者需要定期到门诊复诊,向主管大夫汇报自身情况,同时进行靶器官的评估。脑梗死患者除了进行脑血管检查,还要对肾动脉、眼底动脉等进行检查、评估,发现潜在变化。

4、生活习惯的改变

饮食方面要控制盐的摄入,合并有高血脂的患者还要减少脂质的摄入,可以扩大食谱范围,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另外,患者还需要规律作息,不要过度锻炼,以慢走为主,避免血压波动。保证情绪稳定,避免血压波动造成脑梗塞的复发。

特殊情况下的血压变化怎么处理?

除了以上日常中的治疗方法,脑梗塞急性期的血压控制要点也要知道。

第一,有些患者的血压波动与脑梗塞有关,是应激状态下出现的“一过性”波动。这时如果进行积极的降压治疗,血压降低反而会带来临床损害。患者脑梗塞时,血管处于闭塞状态,血压过低不能保证足够的脑灌注,甚至会出现恶化。

第二,脑梗塞同时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者,特别是心脏疾病如房颤、心功能不全、心衰等,患者在血压过高时会诱发心脏疾病的加重,这种情况下则需要采取降压治疗,保证心功能维持在正常水平。

第三,如果患者的脑梗塞是因为大血管出现闭塞导致的,不能使血压过低,会出现脑供血不足,如合并颈动脉狭窄的情况下,患者需要略高的血压保证灌注。患者也可以通过血管内再通治疗后,再进行积极的降压治疗。

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一些其他的特殊情况。患者外出时,最好由亲属陪伴并带上血压监测仪器,如果因为睡眠不好影响血压波动,除了准备降压药物,还要携带辅助睡眠的药物。

无论身处何处、何种状态,血压在短期内发生波动,并且出现其他临床症状如头晕、头痛、视物不清等,需要紧急就医。

(华龙网综合)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脑梗塞合并高血压怎么办 如何进行血压管理?

2021-08-30 05:25:00 来源: 0 条评论

脑梗塞发病的原因是什么?

脑梗塞是一种由于脑动脉闭塞引起一系列脑功能障碍的常见病,表现出肢体障碍、言语障碍、情感障碍等症状。它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治疗费用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脑梗塞是我们常说的脑中风的一种,中风包括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较少,占20%左右,缺血性中风包括脑梗塞和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占80%。

脑梗塞常见的病因主要有两大类——不可控因素导致的病因和可以控制的疾病危险因素。其中,不可控的病因主要指性别、家族史、种族等,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饮酒、肥胖等。此外,有些常见但不是主要的诱发因素,如情绪波动、大气污染、久坐不动等也可以诱发脑梗塞或加重病情。

血压对脑梗塞有什么影响?

高血压也是一种常见病,是引起脑梗塞的常见病因,包括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疾病引发的血压升高,如肾动脉狭窄、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疾病的95%,目前病因不清楚,但是常见于有家族病史、长期情绪不稳定、长期酗酒、长期生活工作压力大等的人群。

长期高血压可以导致大脑、心脏、肾脏等器官大动脉内皮损害,在这个基础上可能会继发血管壁增厚、动脉粥样硬化等。远端栓子脱落会导致脑部动脉阻塞,出现脑梗死,这也是脑卒中被称为“无形的杀手”的原因。

脑梗塞的血压管理需要做些什么?

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除了在医院治疗,更多是在家接受治疗,所以脑梗塞患者及家属需要掌握以下要点:

1、学会正确使用血压计

家庭血压管理推荐电子式血压计,测量时需要注意保持端坐姿势,保证心脏、袖带在同一水平;双侧胳膊都要进行测量,如果相差大于20mmHg需要尽快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每次测量数值不一致没有影响,可以多次测量后取中间值或平均值。

2、做好血压定期监测

在疾病早期,血压测量可以频繁一些,在晨起、服药后两小时、午睡后、睡前甚至夜间醒来时进行血压测量。在血压控制平稳之后,可以几天测量一次或每周固定一天进行测量。在血压监测的同时,可以把脉搏心率同步记录下来,帮助更好地了解身体变化。

如果血压出现波动,除了增加检测频率,还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

3、定期复诊

患者需要定期到门诊复诊,向主管大夫汇报自身情况,同时进行靶器官的评估。脑梗死患者除了进行脑血管检查,还要对肾动脉、眼底动脉等进行检查、评估,发现潜在变化。

4、生活习惯的改变

饮食方面要控制盐的摄入,合并有高血脂的患者还要减少脂质的摄入,可以扩大食谱范围,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另外,患者还需要规律作息,不要过度锻炼,以慢走为主,避免血压波动。保证情绪稳定,避免血压波动造成脑梗塞的复发。

特殊情况下的血压变化怎么处理?

除了以上日常中的治疗方法,脑梗塞急性期的血压控制要点也要知道。

第一,有些患者的血压波动与脑梗塞有关,是应激状态下出现的“一过性”波动。这时如果进行积极的降压治疗,血压降低反而会带来临床损害。患者脑梗塞时,血管处于闭塞状态,血压过低不能保证足够的脑灌注,甚至会出现恶化。

第二,脑梗塞同时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者,特别是心脏疾病如房颤、心功能不全、心衰等,患者在血压过高时会诱发心脏疾病的加重,这种情况下则需要采取降压治疗,保证心功能维持在正常水平。

第三,如果患者的脑梗塞是因为大血管出现闭塞导致的,不能使血压过低,会出现脑供血不足,如合并颈动脉狭窄的情况下,患者需要略高的血压保证灌注。患者也可以通过血管内再通治疗后,再进行积极的降压治疗。

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一些其他的特殊情况。患者外出时,最好由亲属陪伴并带上血压监测仪器,如果因为睡眠不好影响血压波动,除了准备降压药物,还要携带辅助睡眠的药物。

无论身处何处、何种状态,血压在短期内发生波动,并且出现其他临床症状如头晕、头痛、视物不清等,需要紧急就医。

(华龙网综合)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余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