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实现用量子系统 得到黎曼函数前80个零点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基于离子阱系统寻找黎曼函数零点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黄运锋、崔金明等人,联合西班牙的合作者利用周期性地驱动囚禁离子的量子状态,成功在实验上测量到黎曼函数的前80个零点。该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PJ 量子信息》上。

科学家实现用量子系统 得到黎曼函数前80个零点

来源:光明网2021-08-14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基于离子阱系统寻找黎曼函数零点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黄运锋、崔金明等人,联合西班牙的合作者利用周期性地驱动囚禁离子的量子状态,成功在实验上测量到黎曼函数的前80个零点。该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PJ 量子信息》上。

伯恩哈德·黎曼于1859年提出了黎曼猜想,是千禧年七大难题之一,其证明将极大地促进人们对于质数分布规律的认识。虽然数学家们对其孜孜以求,但至今黎曼猜想仍然悬而未决。在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中,一个非常有趣的想法是希尔伯特-波利亚猜想,它将黎曼函数与量子理论结合起来。希尔伯特-波利亚猜想认为存在一个量子系统,其哈密顿量的本征值与黎曼函数的零点对应。很多物理学家被这个猜想所吸引,并发现了许多有潜力的静态哈密顿量。但是这些静态哈密顿量难以在实验上实现。

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一种准静态哈密顿量方法。通过设计一种驱动函数周期性地驱动量子比特,能够实现量子态的准静态演化,使得当系统的准能量等于黎曼函数零点时,该量子系统在整数周期节点保持不变,即发生相干隧穿抑制。科研人员在自主研发的囚禁离子阱中率先实现了该方案。得益于该离子阱系统的长相干时间,研究团队实现了30个周期的高保真度驱动,并测量到了黎曼函数的前80个零点,比该领域此前的工作提升了近两个量级。

该实验结果对于人们研究希尔伯特-波利亚猜想,并深入理解黎曼猜想与量子系统的联系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审稿人高度评价:“实现该方案需要高度的实验独创性,理论和实验描述得很清晰,得到的黎曼零点数量大而且准确度高。”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科学家实现用量子系统 得到黎曼函数前80个零点

2021-08-14 05:25:00 来源: 0 条评论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基于离子阱系统寻找黎曼函数零点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黄运锋、崔金明等人,联合西班牙的合作者利用周期性地驱动囚禁离子的量子状态,成功在实验上测量到黎曼函数的前80个零点。该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PJ 量子信息》上。

伯恩哈德·黎曼于1859年提出了黎曼猜想,是千禧年七大难题之一,其证明将极大地促进人们对于质数分布规律的认识。虽然数学家们对其孜孜以求,但至今黎曼猜想仍然悬而未决。在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中,一个非常有趣的想法是希尔伯特-波利亚猜想,它将黎曼函数与量子理论结合起来。希尔伯特-波利亚猜想认为存在一个量子系统,其哈密顿量的本征值与黎曼函数的零点对应。很多物理学家被这个猜想所吸引,并发现了许多有潜力的静态哈密顿量。但是这些静态哈密顿量难以在实验上实现。

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一种准静态哈密顿量方法。通过设计一种驱动函数周期性地驱动量子比特,能够实现量子态的准静态演化,使得当系统的准能量等于黎曼函数零点时,该量子系统在整数周期节点保持不变,即发生相干隧穿抑制。科研人员在自主研发的囚禁离子阱中率先实现了该方案。得益于该离子阱系统的长相干时间,研究团队实现了30个周期的高保真度驱动,并测量到了黎曼函数的前80个零点,比该领域此前的工作提升了近两个量级。

该实验结果对于人们研究希尔伯特-波利亚猜想,并深入理解黎曼猜想与量子系统的联系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审稿人高度评价:“实现该方案需要高度的实验独创性,理论和实验描述得很清晰,得到的黎曼零点数量大而且准确度高。”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余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