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换“真金白银”?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助力巴南科技企业“腾飞”
122家科技型企业放贷突破2亿元
据了解,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政策是重庆市委、市政府为切实解决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巴南助力科技创新主体快速、高质发展的重要手段。
“自2019年巴南设立总规模2亿元首期2000万元的风险补偿基金以来,经过近2年的运行,已经取得了稳步的进步。”巴南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巴南122家科技型企业放贷突破2亿元,撬动试点银行组合放贷1.3亿元、其他银行放贷4.5亿元,分别放大了10倍、6.5倍、22.5倍。
同时,根据目前的贷款需求,巴南正在按规定追加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累计基金池达3000万元,至少撬动银行2.4亿放贷。
解燃眉之急 灵活解决企业资金问题
巴南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不仅有效解决了中小微企业燃眉之急,同时还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
“知识价值信用贷款不仅帮助我们快速有效解决了融资难、贵问题,还助力我们开拓市场,补足了技术突破上的资金缺口,同时还赋有增信作用,让我们组合授信打捆放贷,大大提高了放贷额度。”重庆璐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通过打“组合拳”的方式,为该企业获得授信额度1000万元,这让他深切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
用知识价值换来“真金白银”的还有重庆芸中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有效解决了成本上涨、收款周期长、资金周转难等经营问题。”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靠着获得的贷款200万元,公司加快了向市内外业务拓展进程,目前,还在万州、南川等7个区县和四川省自贡市成立了分公司。
抓措施改进 服务保障“生态圈”建设
“既要抓风险防控,又要抓撬动放贷。”巴南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强调,下一步,巴南将采取“三严一加”措施,不断加大科技型企业入库初审、核查力度,确保科技型企业量质并升。
具体来说,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开展贷前尽调、贷中监控和贷后追踪各项工作,梳理共性个性问题,制定内部、外部防控措施。另一方面也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对科技含量高、经营效益好的企业优先支持放贷,促使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享受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政策红利,助力巴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同时,巴南区环重庆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以来,不断推动创新生态优化,服务保障生态圈建设。截至2021年7月,组建创投基金总规模达2.8亿元,其中规模较大的2亿元便是用于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为提高环重庆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水平,就必须利用市区两级基金促进成果转化,如探索与市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争取市相关金融机构支持、科技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担保基金优先覆盖在圈企业等。”巴南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