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强度是影响水库流域径流水质主要因子

降雨强度是影响水库流域径流水质主要因子

来源:光明网2021-07-21

近日,《环境管理杂志》(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在线发表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生态修复团队最新研究成果,他们以浙江安吉赋石水库为实验点,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规律及面源污染发生机制开展了深入、系统研究,努力解决水源地面源污染“卡脖子”问题。

论文作者研究员张建锋说,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因土壤氮磷流失造成的面源污染问题已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在我国长三角地区、太湖流域等,水土流失型面源污染正逐渐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形式。在水源地治理该类型面源污染已经是迫在眉睫。

浙江安吉赋石水库是浙北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该团队自2007年开始,以该水库为实验点,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规律及面源污染发生机制开展了深入、系统研究。

通过长期实地观测,获得了第一手数据。在此基础上,团队成员积极查阅资料,分析水源地面源污染发生的关键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经过多年努力,终于揭开了水源地污染物迁移的“真相”, 明确了水源地主要污染参数是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降雨强度是影响水库流域径流沟水质的主要因子。

张建锋介绍说,该系列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不同毛竹林覆盖下集水区污染物总氮、氨氮、硝态氮和总磷在从大气降水到林内雨、树干流、枯透水到地表径流过程中的迁移转化及空间分布特征。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不同毛竹林覆盖下集水区污染物总氮、氨氮、硝态氮和总磷在从大气降水到林内雨、树干流、枯透水到地表径流过程中的迁移转化及空间分布特征。

论文作者王荣嘉介绍,为进一步探究磷在水源地的空间分布与降落过程中的变化,团队以探索磷的纵向维度变化为研究目标,对水库水源地磷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空间上从高到低(大气降雨、树干流、林内雨、地表径流),总磷(TP)流失在逐步增加,溶解磷流失比例从29.29%(大气降雨)达到 62.76%(地表径流)。

影响磷流失的关键因素是降雨,不同降雨因子对纵向水平磷素流失的影响差异显著。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水源地面源污染物磷的空间分布与迁移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能够为改善水源地环境质量、减少磷素流失、控制水源地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降雨强度是影响水库流域径流水质主要因子

2021-07-21 05:25:00 来源: 0 条评论

近日,《环境管理杂志》(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在线发表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生态修复团队最新研究成果,他们以浙江安吉赋石水库为实验点,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规律及面源污染发生机制开展了深入、系统研究,努力解决水源地面源污染“卡脖子”问题。

论文作者研究员张建锋说,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因土壤氮磷流失造成的面源污染问题已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在我国长三角地区、太湖流域等,水土流失型面源污染正逐渐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形式。在水源地治理该类型面源污染已经是迫在眉睫。

浙江安吉赋石水库是浙北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该团队自2007年开始,以该水库为实验点,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规律及面源污染发生机制开展了深入、系统研究。

通过长期实地观测,获得了第一手数据。在此基础上,团队成员积极查阅资料,分析水源地面源污染发生的关键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经过多年努力,终于揭开了水源地污染物迁移的“真相”, 明确了水源地主要污染参数是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降雨强度是影响水库流域径流沟水质的主要因子。

张建锋介绍说,该系列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不同毛竹林覆盖下集水区污染物总氮、氨氮、硝态氮和总磷在从大气降水到林内雨、树干流、枯透水到地表径流过程中的迁移转化及空间分布特征。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不同毛竹林覆盖下集水区污染物总氮、氨氮、硝态氮和总磷在从大气降水到林内雨、树干流、枯透水到地表径流过程中的迁移转化及空间分布特征。

论文作者王荣嘉介绍,为进一步探究磷在水源地的空间分布与降落过程中的变化,团队以探索磷的纵向维度变化为研究目标,对水库水源地磷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空间上从高到低(大气降雨、树干流、林内雨、地表径流),总磷(TP)流失在逐步增加,溶解磷流失比例从29.29%(大气降雨)达到 62.76%(地表径流)。

影响磷流失的关键因素是降雨,不同降雨因子对纵向水平磷素流失的影响差异显著。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水源地面源污染物磷的空间分布与迁移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能够为改善水源地环境质量、减少磷素流失、控制水源地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余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