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古生物学家发现古代精美微体化石
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9日消息,该所研究人员与瑞典科学家合作,在天津市蓟州区13.6亿前的中元古代下马岭组底部地层获得大量保存精美的有机质壁微体化石,其中包括12种真核生物化石。

中外古生物学家发现古代精美微体化石

来源:光明网2021-07-21

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9日消息,该所研究人员与瑞典科学家合作,在天津市蓟州区13.6亿前的中元古代下马岭组底部地层获得大量保存精美的有机质壁微体化石,其中包括12种真核生物化石。

此次研究初步探明了下马岭组中微体化石组成面貌和真核化石多样性。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发表于国际地学类学术期刊《前寒武纪研究》(Precambrian Research)上。

距今约18.5亿至8.5亿年间的元古宙中期被认为是地球历史中“枯燥的十亿年”(Boring Billion),但从生命演化的角度来看却是真核生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的关键时期。

通过化石记录和分子钟的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真核生物发生了多次重大演化事件。然而,目前关于真核生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方面仍有太多未知和谜题,例如真核生物早期演化中这些重大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可靠的化石证据,早期真核化石的生物亲缘关系和多样性,以及它们能否与现代真核生物进行类比等。

中国华北燕山地区广泛出露元古宙中期沉积地层,化石资源丰富,是进行真核生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的理想地区。

近几年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研究组在该套地层中屡次获得重要发现,包括全球已知最古老的真核生物化石群和大型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群。

科研人员介绍,该地区中元古代下马岭组(13.6亿前)是一套以深色页岩为主的沉积地层,有机质含量高但成熟度较低,是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查的重点关注层段之一。

近期,南京古生物所朱茂炎研究组博士后苗兰云,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Malgorzata Moczydlowska教授合作,在天津市蓟州区13.6亿前的中元古代下马岭组底部地层获得大量保存精美的有机质壁微体化石。

此项研究发现,下马岭组底部地层中微体化石保存非常精美,颜色呈淡黄色至深棕色,主要由单细胞类型、丝状体和细胞集合体组成,包括28属,36种微体化石,含1新属、1新种和5种未命名类型。

其中,超过半数的化石类型在该组为首次发现,从而表明下马岭组中微体化石的多样性比早前认识要高很多。总体上,下马岭组的微体化石组成面貌与世界其他地区同期地层相似,但多样性略高。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B类)的共同资助。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中外古生物学家发现古代精美微体化石

2021-07-21 05:25:00 来源: 0 条评论

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9日消息,该所研究人员与瑞典科学家合作,在天津市蓟州区13.6亿前的中元古代下马岭组底部地层获得大量保存精美的有机质壁微体化石,其中包括12种真核生物化石。

此次研究初步探明了下马岭组中微体化石组成面貌和真核化石多样性。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发表于国际地学类学术期刊《前寒武纪研究》(Precambrian Research)上。

距今约18.5亿至8.5亿年间的元古宙中期被认为是地球历史中“枯燥的十亿年”(Boring Billion),但从生命演化的角度来看却是真核生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的关键时期。

通过化石记录和分子钟的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真核生物发生了多次重大演化事件。然而,目前关于真核生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方面仍有太多未知和谜题,例如真核生物早期演化中这些重大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可靠的化石证据,早期真核化石的生物亲缘关系和多样性,以及它们能否与现代真核生物进行类比等。

中国华北燕山地区广泛出露元古宙中期沉积地层,化石资源丰富,是进行真核生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的理想地区。

近几年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研究组在该套地层中屡次获得重要发现,包括全球已知最古老的真核生物化石群和大型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群。

科研人员介绍,该地区中元古代下马岭组(13.6亿前)是一套以深色页岩为主的沉积地层,有机质含量高但成熟度较低,是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查的重点关注层段之一。

近期,南京古生物所朱茂炎研究组博士后苗兰云,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Malgorzata Moczydlowska教授合作,在天津市蓟州区13.6亿前的中元古代下马岭组底部地层获得大量保存精美的有机质壁微体化石。

此项研究发现,下马岭组底部地层中微体化石保存非常精美,颜色呈淡黄色至深棕色,主要由单细胞类型、丝状体和细胞集合体组成,包括28属,36种微体化石,含1新属、1新种和5种未命名类型。

其中,超过半数的化石类型在该组为首次发现,从而表明下马岭组中微体化石的多样性比早前认识要高很多。总体上,下马岭组的微体化石组成面貌与世界其他地区同期地层相似,但多样性略高。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B类)的共同资助。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余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