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喝水 什么时间段喝会更好?
夏天到了,经常出汗、口渴,喝水就成了常事儿。尤其是运动过后或长时间在室外活动,这时候,喝上一瓶冰镇的凉白开,瞬间消暑降温!可是,你知道喝水的正确方式吗?
如何正确喝水?
水最重要的生理功能就是为身体的每个细胞带来其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并带走体内为维持生命所发生的反应的最终产物及废物。
所以,及时补充水分对保持健康状态非常重要,学会如何正确饮水更为重要。
人体的组成中60%是水,水分布在身体各个部位,如细胞内外、血液、淋巴液和皮肤。
人体在缺水2%时,各项机能都会受到影响;
当人体缺水3%时,肌肉强度会减少8%;
当人体缺水达10%时,身体机能会出现障碍,如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嗜睡乏力等;
当缺水达到20%时,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
当人体感到口渴时,身体缺水其实已经达到或接近了2%的状态,因而可见,慢性的低水平缺水,会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胃溃疡、关节痛、哮喘和过敏(缺水会引起肺部的血液浓度增高,产生过多组胺),甚至会促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所以,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要养成日常主动少量多次饮水的习惯:
每次饮水量应在50-150ml,选择白开水或淡茶水,如果有喝热水烫茶的习惯,温度不要超过65℃,因为长期喝烫水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
什么时间喝更好?
暑热天,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出门之前都应该补充水,特别是在身体锻炼或进行体力活动时,更要注意饮水,最好在锻炼前40分钟到1个小时内补充200-300ml的水分:
(1)如果运动强度不大、出汗量不多的人群只在运动前后补充300ml左右的水也可以;
(2)中等强度的运动活动期间如果大量出汗时,可参考美国膳食指南每减少体重一磅(454克)体重需要补充480ml水的建议来补充水分。
晨起空腹一杯水是多数人的习惯,但如果喝得太急或太多,会加重心脏、肾脏的负担,引起血压升高、头疼、水肿等问题。心脑血管病人更应该注意,早晨是心肌梗死、中风的高发时期,甚至会导致猝死。
也有人习惯早晨喝淡盐水、蜂蜜水,然而这两种水会使盐和糖的摄入量增高,不利于健康,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患者更不能喝。
建议:晨起时,为补充人体经过一晚上对水分的需求,可以饮用50-100ml的凉开水。
(华龙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