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水稻增收49万吨 科技成果在"生根发芽"
粮食稳面积、稳产量,出路何在?湖北向科技要产量,让科研成果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集成单双季稻周年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体系9套,水稻增收49万吨。

湖北水稻增收49万吨 科技成果在"生根发芽"

来源:科技日报2020-01-18

粮食稳面积、稳产量,出路何在?湖北向科技要产量,让科研成果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集成单双季稻周年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体系9套,水稻增收49万吨。

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湖北单双季稻混作区周年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2019年度总结会在武汉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表示,目前,“水稻+”模式迅速发展,农户对优质稻生产的积极性提高,新型经营主体对水稻生产引导作用越发明显,水稻生产进入综合管理时代。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稳住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粮食产量,这是项目实施最大的出发点。”项目主持单位湖北省农科院院长焦春海表示。

据介绍,为破解技术难题,项目组筛选了14项关键技术。针对鄂中北稻麦茬口衔接紧、土壤肥力不高和机械化程度较低等问题,集成以工厂化育秧及机插技术、秸秆还田技术、中低产田改良技术、精量直播技术为主体的稻麦周年培肥机械化栽培技术体系;针对江汉平原水稻光温资源利用率低、再生稻适宜品种少、机收再生稻技术标准不完善等问题,集成以适宜品种、肥料优化施用技术、水分优化管理技术、机收减损栽培技术为主体的再生稻轻简机械化栽培技术体系;针对鄂东南双季稻生产品种茬口衔接紧、劳动力投入大、规模机械化应用程度不高等问题,集成以品种筛选、机械化双直播技术、双机插技术、少免耕机械化技术为主体的双季稻周年规模机械化栽培技术体系。并以规模化农场、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规模化经营主体为主,将集成的三大生态类型区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体系进行大面积示范应用。同时,在再生稻再生季产量、冷浸田改良技术、双季双直播生产技术体系、施肥方式上取得了突破。

该项目为期3年。2018年起,通过一年多实施,共集成单双季稻周年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体系9套,示范面积162.4万亩,辐射面积1500万亩,增产粮食49万吨,项目区域水稻单产较“十三五”项目实施前3年平均提高5%左右。

同时,水资源和化肥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0%以上,光热资源利用效率提高12%,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损失率降低2%—5%,生产效率提升20%,节本增效8%以上。培育带动适度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6个,对接新型经营主体643个,培训农技人员1469人次、新型职业农民3634人次。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湖北水稻增收49万吨 科技成果在"生根发芽"

2020-01-18 05:25:00 来源: 0 条评论

粮食稳面积、稳产量,出路何在?湖北向科技要产量,让科研成果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集成单双季稻周年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体系9套,水稻增收49万吨。

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湖北单双季稻混作区周年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2019年度总结会在武汉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表示,目前,“水稻+”模式迅速发展,农户对优质稻生产的积极性提高,新型经营主体对水稻生产引导作用越发明显,水稻生产进入综合管理时代。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稳住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粮食产量,这是项目实施最大的出发点。”项目主持单位湖北省农科院院长焦春海表示。

据介绍,为破解技术难题,项目组筛选了14项关键技术。针对鄂中北稻麦茬口衔接紧、土壤肥力不高和机械化程度较低等问题,集成以工厂化育秧及机插技术、秸秆还田技术、中低产田改良技术、精量直播技术为主体的稻麦周年培肥机械化栽培技术体系;针对江汉平原水稻光温资源利用率低、再生稻适宜品种少、机收再生稻技术标准不完善等问题,集成以适宜品种、肥料优化施用技术、水分优化管理技术、机收减损栽培技术为主体的再生稻轻简机械化栽培技术体系;针对鄂东南双季稻生产品种茬口衔接紧、劳动力投入大、规模机械化应用程度不高等问题,集成以品种筛选、机械化双直播技术、双机插技术、少免耕机械化技术为主体的双季稻周年规模机械化栽培技术体系。并以规模化农场、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规模化经营主体为主,将集成的三大生态类型区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体系进行大面积示范应用。同时,在再生稻再生季产量、冷浸田改良技术、双季双直播生产技术体系、施肥方式上取得了突破。

该项目为期3年。2018年起,通过一年多实施,共集成单双季稻周年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体系9套,示范面积162.4万亩,辐射面积1500万亩,增产粮食49万吨,项目区域水稻单产较“十三五”项目实施前3年平均提高5%左右。

同时,水资源和化肥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0%以上,光热资源利用效率提高12%,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损失率降低2%—5%,生产效率提升20%,节本增效8%以上。培育带动适度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6个,对接新型经营主体643个,培训农技人员1469人次、新型职业农民3634人次。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余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