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冬眠会对染色体产生负面效应

动物冬眠会对染色体产生负面效应

来源:科技日报2019-10-21

许多哺乳动物通过冬眠来度过寒冷季节。冬眠动物体温越低,越可以减少能量消耗。但这不全是好处,奥地利维也纳兽医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较低的温度易增加染色体端粒收缩,从而可能加速细胞死亡。要避免这一结果,动物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才能修复细胞。

研究人员发现,在冬眠期间,较低体温的哺乳动物可以减少90%以上的体能消耗。在缺乏食物的情况下,减少能量消耗对动物生存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动物低温状态下冬眠会引起诸如染色体端粒收缩的问题。在对林睡鼠和花园睡鼠实验中发现,在较高体温下越冬的睡鼠有更长的端粒,但也消耗更多的能量。研究人员朱莉娅·诺瓦克解释说:“这似乎是在维持完整的染色体端粒及细胞存活,与通过低体温下冬眠来最大限度减少能耗之间找到一个折中方案。”

研究人员还发现,林睡鼠和花园睡鼠在不同温度下冬眠,其染色体端粒缩短存在显著差异。它们在实验室中分别被置于3℃和14℃的冬眠状态,14℃时睡鼠比在3℃时消耗更多能量,而染色体端粒在14℃时比3℃要好得多。这一新认识支持了迄今被广泛接受的关于冬眠也有代价的假设。

诺瓦克认为:“深度冬眠与细胞水平的成本有关,也就是说,端粒缩短后恢复其长度,必须以动物的体能消耗为代价。以前的科学假设可能高估了动物深度冬眠可以减少体能消耗的好处。”

冬眠尽管具有许多优点,但研究也发现其存在相关问题。由于免疫功能下降,反应减慢,氧化应激增加,动物从冬眠中频繁醒来还会导致能量储备的快速减少,而新陈代谢的上调与活性氧化合物的产生有关,后者会导致端粒更快地缩短。

端粒的长度通常被用作衰老的标志,在每次体细胞分裂后都会缩短。如果其长度无法恢复,则细胞最终死亡。而在冬眠期间,破坏了端粒的恢复。

这项研究对人类医学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人类的慢性压力会加速端粒缩短。相反,生活方式的改变会减慢端粒的缩短,从而对细胞以及整个生物的衰老过程产生积极影响。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动物冬眠会对染色体产生负面效应

2019-10-21 10:38:35 来源: 0 条评论

许多哺乳动物通过冬眠来度过寒冷季节。冬眠动物体温越低,越可以减少能量消耗。但这不全是好处,奥地利维也纳兽医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较低的温度易增加染色体端粒收缩,从而可能加速细胞死亡。要避免这一结果,动物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才能修复细胞。

研究人员发现,在冬眠期间,较低体温的哺乳动物可以减少90%以上的体能消耗。在缺乏食物的情况下,减少能量消耗对动物生存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动物低温状态下冬眠会引起诸如染色体端粒收缩的问题。在对林睡鼠和花园睡鼠实验中发现,在较高体温下越冬的睡鼠有更长的端粒,但也消耗更多的能量。研究人员朱莉娅·诺瓦克解释说:“这似乎是在维持完整的染色体端粒及细胞存活,与通过低体温下冬眠来最大限度减少能耗之间找到一个折中方案。”

研究人员还发现,林睡鼠和花园睡鼠在不同温度下冬眠,其染色体端粒缩短存在显著差异。它们在实验室中分别被置于3℃和14℃的冬眠状态,14℃时睡鼠比在3℃时消耗更多能量,而染色体端粒在14℃时比3℃要好得多。这一新认识支持了迄今被广泛接受的关于冬眠也有代价的假设。

诺瓦克认为:“深度冬眠与细胞水平的成本有关,也就是说,端粒缩短后恢复其长度,必须以动物的体能消耗为代价。以前的科学假设可能高估了动物深度冬眠可以减少体能消耗的好处。”

冬眠尽管具有许多优点,但研究也发现其存在相关问题。由于免疫功能下降,反应减慢,氧化应激增加,动物从冬眠中频繁醒来还会导致能量储备的快速减少,而新陈代谢的上调与活性氧化合物的产生有关,后者会导致端粒更快地缩短。

端粒的长度通常被用作衰老的标志,在每次体细胞分裂后都会缩短。如果其长度无法恢复,则细胞最终死亡。而在冬眠期间,破坏了端粒的恢复。

这项研究对人类医学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人类的慢性压力会加速端粒缩短。相反,生活方式的改变会减慢端粒的缩短,从而对细胞以及整个生物的衰老过程产生积极影响。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余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